为全面贯彻落实《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船舶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对全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引导,近日,国防科工委先后印发了《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2006-2010年)》。
上述三个关于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分别对“十一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在科技发展、配套业发展和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旨在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跨越,增强船舶科技整体实力;提高本土化船舶配套产品装船率,推动造船与配套协调发展;努力解决阻碍我国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薄弱环节,尽快提高我国船舶工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船舶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船舶配套业将在两大领域重点突破国产化技术
根据《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我国将重点开展船舶动力及其关键零部件和船用辅机两大领域重点产品国产化研制,以求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提高国产化能力和水平。
未来5年我国将加快中高速柴油机、后传动装置的研制;推进超大功率低速柴油机、智能型柴油机的技术引进和国产化;加快柴油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研制。在组织开展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研制(一期)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二期的研制工作,加快突破和掌握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基本完成80%- 90%的柴油机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研制;推进新型锚绞机、船用起重机、焚烧炉、舵机等甲板机械、舱室机械产品的技术引进,加快消化吸收和国产化,提高本土生产船用辅机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突破双燃料柴油机、新型推进系统、观通导航等产品的关键技术,增强技术储备。
我国将在船舶配套产品领域打造自主品牌 根据《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我国将实施船用中速柴油机和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自主研制两项重大科技项目,对中速柴油机、机舱自动化系统等进行自主研发,从而形成自主品牌。
我国船舶配套业“十一五”发展锁定四大目标
为了初步形成能够有效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供应体系,船舶配套“十一五”规划纲要锁定了产业规模快速扩大、本土生产能力显著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船舶中间产品和海洋工程装备配套取得进展四大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快速扩大是指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60%以上,实现船用设备年销售收入500亿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船用设备专业化生产企业。
本土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是指本土生产的中低速柴油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甲板机械、舱室机械基本满足国内需要,我国成为世界船用柴油机和甲板机械的主要生产国。船舶通信、导航、自动化系统部分产品实现装船突破。内河船舶配套完全立足国内。
自主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是指优势产品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同步发展,并逐步形成自主设计开发能力;综合船桥系统、装卸自动化系统等船用配套产品国产化研制取得突破;打造中速柴油机等一批自主品牌。
船舶中间产品和海洋工程装备配套取得进展是指船舶中间产品基本满足三大造船基地骨干船厂总装造船的需要,在海洋平台吊机等部分海洋工程装备配套产品上形成较强的生产能力。
我国船舶工业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工作确定五大重点
根据国防科工委《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十一五”期间建模工作确定五大重点工作:优化造船作业主流程,进一步提高总装化水平;加快推进船舶中间产品专业化配套体系的建设;切实加强基础管理,推进信息集成化;强化工程管理方式与手段;加强总装造船工法研究与应用。
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认为,完成建模五大重点工作有助于切实解决阻碍我国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薄弱环节。“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行动纲要”要求到2010年,我国实现骨干造船企业基本建成以中间产品组织生产为主要特征的总装造船模式,中间产品实现成品化、专业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水平明显提高,形成连续、均衡、有节拍的流水式生产;生产效率达到25工时/修正总吨,三大主流船型造船周期缩短到10个月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60点以上,人均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万元;中小型造船企业初步实现由传统造船模式向现代造船模式的转换,基本形成按中间产品组织设计、生产的管理模式,全行业生产效率与日、韩的差距缩小到1/4。
我国船舶工业“十一五”科技发展瞄准四大目标
根据《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十一五”期间船舶科技发展将实现以下四大目标:
一是船型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主流船型综合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LNG船、豪华滚装客船等高新技术船型立足国内设计,船舶设计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二是掌握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深海半潜式平台研制取得突破,FPSO设计建造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三是船用设备国产化水平显著提高,自主产品研制取得突破,船舶主、辅机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是信息集成、精度管理、敏捷造船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为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提供科技支持。
我国将超前部署10项重大船舶前沿技术
《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科技发展将超前部署代表船舶科技发展方向的10项重大关键技术,发挥科技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10项重大关键技术包括:1、超高速集装箱船关键技术。2、豪华游船关键技术。3、深海SPAR平台关键技术。4、深海空间站关键技术。5、LNG船用双燃料发动机关键技术。6、船用低速柴油机设计技术。7、电力推进系统关键技术。8、大功率喷水推进系统关键技术。9、船舶风险设计技术。10、敏捷造船关键技术。
我国《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大重点项目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船舶科技发展确定一批重点技术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的同时,筛选出对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十个重大项目,努力实现以科技的局部跃升带动产业的跨越发展。十大重点项目涵盖了大型液化天然气船、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豪华滚装客船、大型矿砂船、大型汽车运输船、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超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深远海潜水器、船用中速柴油机、机舱自动化系统。
我国《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着力发展四大重点领域的13项优先主题 2007年08月31日
《船舶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5年时间里我国着力发展4个重点技术领域的13项优先主题,为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紧迫问题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
其中,船型技术领域确定了四个优先主题:1、船舶设计与船型开发基础共性技术。重点发展主流船型水动力性能预报优化技术,结构设计计算新技术,开发船舶技术性能数据库和结构数据库;2、主流船型换代开发与优化技术。重点开展满足国际新规范要求的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船型换代开发及优化研究; 3、高新技术船舶设计技术。重点研究开发马六甲最大型VLCC油船、冰区级油船、球罐型液化天然气船、新型化学品船、高速运输船;4、绿色、安全技术。重点针对国际公约、规则、标准、规范等开展基础性研究,船舶设计新理念及设计技术研究,船舶安全性及风险设计技术研究,提高推进性能的新技术应用研究,防污染技术研究。
海洋工程装备技术领域确定的三个优先主题为:1、海洋工程装备基础技术。重点开展结构物在深海环境下的运动响应、结构强度及定位等基础技术,以及深海浮式设施国际公约、规范标准和设计软件的应用研究。2、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张力腿(TLP)平台、新型自升式平台、深水大型海洋工程工作船和辅助船、深海浮式设施锚泊系统。3、海洋资源开发装备前沿技术。重点开展浮动生产钻井存储装置(FPDSO)、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LNG FPSO)、超大型浮式结构物关键技术的跟踪研究。
船用设备技术领域确定的三个优先主题为:1、船舶动力系统与装置技术。重点开展大功率低速柴油机和新型中速柴油机的国产化研制,船用柴油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研制,船用柴油机信息化集成制造技术与应用研究,船舶推进装置及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2、船舶辅机技术。重点研究开发新型船用甲板机械设计和制造关键技术,新型船用舱室机械设计和制造关键技术。 3、船舶自动化技术。重点开展机舱自动化系统、装卸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现代造船技术领域三个优先主题为:1、先进工程管理技术。重点开展敏捷造船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船舶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研究,船体与舾装精度管理技术研究。2、船舶企业信息化工程应用技术。重点开展造船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数字平台技术研究,船舶企业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造船信息标准化研究,造船虚拟仿真关键技术研究。3、先进工艺技术及装备。重点开展外板成型、分段总组、快速搭载技术研究,先进涂装技术研究,先进舾装技术研究,开发智能高效水火弯板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