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

中船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竣工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日期:2009-12-31 8:09:35

日前,中船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民品造船区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中船长兴造船基地是《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建设的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2005年8月,经请示国务院批准,我委核准长兴基地一期民品造船区建设项目。该项目位于上海崇明县长兴岛西南部,共建设大型造船坞4座,舾装码头9座,材料码头1座,使用岸线2700米。

长兴基地一期是结合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调整城市布局和江南造船厂自身发展需要,将江南造船厂整体搬迁兴建的大型现代造船基地。该项目2005年10月正式开工,2009年3月基本建成。项目建设中,长兴基地紧紧抓住国际船市兴旺的历史机遇,按照“边建设、边接单、边生产”的原则,首制船30万吨级大型VLCC油轮已于2008年10月交船,并于当年实现利润。目前长兴基地一期项目手持订单充足,运营情况良好。

长兴基地一期的建设,为支持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作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百年老厂江南造船厂获得的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该项目的建成,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落实《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优化我国船舶工业布局,提高造船基础设施水平,增强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兴造船基地首制船交付 ( 2007-12-24 )

  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传来喜讯:12月18日,由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长兴基地首制船“STEN ARNOLD”号顺利交付。这标志着长兴三号线——未来世界最大造船基地的第一条生产线流程全面打通,其里程碑意义将永久载入中国造船史册。

  “STEN ARNOLD”号是江南造船(集团)公司为挪威船东建造的16400吨化学品船,总长144米,型宽23米,型深12.4米,于2006年9月26日正式开工建造,长兴基地也由此进入边建设、边生产的阶段。3个月后,该船上船台,2007年5月22日下水,11月24日试航。

  目前,长兴造船基地生产如火如荼:除首制船外,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又开工7艘船,包括5艘16500吨化学品船、2艘22000立方米LPG船,其中下水5艘;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开工6艘船,包括3艘30万吨VLCC、2艘17.7万吨散货船和1艘7.6万吨散货船;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开工1艘5100TEU集装箱船。

长兴造船基地首制船交付

  12月18日,由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长兴基地首制船“STEN ARNOLD”号顺利交付。这标志着长兴三号线流程全面打通,其里程碑意义将永久载入中国造船史册。  “STEN ARNOLD”号是江南造船(集团)公司为挪威船东建造的16400吨化学品船,总长144米,型宽23米,型深12.4米,于2006年9月26日正式开工建造,长兴基地也由此进入边建设、边生产的阶段。3个月后,该船上船台,2007年5月22日下水,11月24日试航。  目前,长兴造船基地除首制船外,江南造船(集团)公司还开工7艘船,包括5艘16500吨化学品船、2艘22000立方米LPG船,其中下水5艘;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开工6艘船,包括3艘30万吨VLCC、2艘17.7万吨散货船和1艘7.6万吨散货船;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开工1艘 5100TEU集装箱船。

长兴造船基地首制船交付

2007年12月27日

  [国防科工委新闻宣传中心讯] 2007年12月18日,由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长兴造船基地首制船“STEN ARNOLD”顺利交付,标志着长兴三号线—长兴造船基地第一条生产线流程全面打通。

  该船是为挪威船东建造的16400吨化学品船,于2006年9月26日开工建造,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发扬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边建设、边生产,确保了首制船的如期交付。

  目前长兴基地三号线在建船舶已达14艘。(王蓉)


  10月27日,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为新加坡海洋油船有限公司建造的31.8万载重吨“华山”号油轮提前5个月命名交船。这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艘全面满足国际船级社协会 (IACS)最新《共同结构规范》的载重吨最大、款式最新的绿色环保型超级油轮。“华山”号船长333米,型宽60米,型深30.5米,设计吃水21米,航速为16.1节,续航力约29000海里。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

  另据新民晚报报道(叶薇 实习生龚媛媛)造船工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将在上海刷新。记者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获悉,载重31.8万吨的超级原油轮(VLCC)“华山”号预计于今天下午交船,比原计划提前5个月。这颗VLCC船舶制造皇冠上最大的“明珠”,是国际船级社协会制订最新《共同结构规范》以来,第一艘全面满足规范、载重吨最大、款式最新的超级油轮。

  12天前,载重29.7万吨的VLCC“长江之珠”号交船,它是上海开埠以来建造的最大油轮。不到半个月,“上海最大”升级为“世界最大”,标志着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造船业靠科技引领产业变革,制造能力不断攀高峰,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上海各大船厂也向世界级“船老大”迈进。

  船身穿上“定制衣”

  为增强船舶航行的环保性和安全性,国际船级社制订《共同结构规范》,将船舶疲劳寿命要求提高到25年。规范实施前,船舶各部位的钢板厚度相差无几,比如20毫米的钢板,只要一个地方被腐蚀2毫米,就要整体“换血”。而“华山”号穿上了“定制衣”——在露天、易潮湿、与原油接触的易受磨损、腐蚀的部位加厚,就像为容易受伤的臂肘、膝盖穿上护肘、护膝,既延长船舶寿命,又节省了成本。

  “肚子”里装“胃镜”

  “华山”号新安装了永久检查通道,好比给船装了“胃镜”。由于船型深30.5米,肉眼看不到货油舱的细枝末节,“华山”号每隔6米设置一条通道,方便工作人员检查,油“肚子”里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了如指掌。

  此外,“华山”号的燃油舱采用双壳保护;船身油漆杜绝重金属锡;燃烧产生的氮气、二氧化硫全面回收……多管齐下保证绿色环保。

  压载水“新陈代谢”

  空船行驶时,油轮内必须注入压载水,保证船体稳定和航行安全。但压载水跟着船舶“走南闯北”,无意中成了隐形炸弹——水中携带的微生物很可能就是水里的“一枝黄花”,给其他水域“致命一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山”号学曹冲称象,化“巨象”为“碎石”,在船行驶过程中逐步置换压载水,保护海水水质,减小生物入侵的概率。

  “顶尖选手”全球竞技

  随着上海造船工业的发展,“外高桥”逐步提高造船能级,吨位越造越大,技术越变越精。17万吨的好望角型散货船、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每一个都是世界造船竞赛中的顶尖选手。

  造船基地从黄浦江搬迁到长兴岛,上海造船业有了大展拳脚的“练功房”,而三维建模技术成就的“数字造船”法,实现了具体生产和设计图纸的无缝对接。硬件扩容,软件升级,正是这样的“软硬兼施”,帮助上海造船业在国际舞台上屡创佳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