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协会会长 张广钦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论坛,共同探讨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总结、交流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工作的经验。这是我国标准化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防科技工业的一件大事。在这里,我以“抓标准,促发展,做大做强中国船舶工业”为题,就船舶标准化工作的有关情况与到会的朋友们进行交流。
一、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造船能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不断增强,产业规划和素质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首先是规模总量大幅跃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与世纪初相比,2006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翻了两番,占世界市场份额从2000年不足6%跃升到近20%。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造船完工量达120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4%,占世界市场份额20.1%;承接新船订单64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0%,占世界市场份额38.7%;手持船舶订单1.29亿载重吨,同比增长111%,占世界市场份额29.5%。中国从世界造船业第二方阵一举跃入第一方阵,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
二是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我国船舶订单结构从世纪初中小型散货船为主(约占50%),转变为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并驾齐驱、高新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明显增加。大型LNG船、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万箱级集装箱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的设计建造实现了“零”的突破。我国船舶工业产品结构高级化程度已经优于日本。
三是经济效益大幅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近几年,我国主要产品的造船周期和效率指标已经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40亿元,同比增长49.2%,实现利润总额110.49亿元,同比增长125%,全行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7点,同比提高52点,高于全国工业效益综合指数。
二、船舶标准化工作为船舶工业的产业化及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技术引领、支撑和促进作用
船舶工业是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行业。我国船舶工业之所以能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取得如此成就,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将船舶标准化工作作为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首先,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为建造多种形式的出口船创造有利条件。我国船舶工业在国内率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将标准化工作作为船舶工业打入国际市场的重要环节。在发展初期,我国船用标准大部分不能适应建造出口船的需要。在1980年召开的船舶工业系统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学习国外船舶标准化的经验,引进或直接采用国际、国外技术标准,充实船舶标准体系,积极提高船舶标准化水平”的船舶标准化工作方针。到80年代末,我国船舶工业已有近两千项标准,促进了技术进步,建造出一批技术先进、效益明显的高质量船舶,增强了出口创汇能力。我国船舶行业收集并翻译出版了英、美、日、挪、俄、德、法等七大国际著名船级社规范、规则等,组织编写了十余辑《出口船设计参考资料》,成为出口船舶设计和生产的重要技术依据和基本保证。
二是进一步完善船舶标准体系,为船舶工业的自主创新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几十年来,特别是新组建的国防科工委成立以来,在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和船舶标准化战线广大科技人员的艰苦努力下,制定并颁布了一大批船舶工业标准,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国防科技工业标准体系(船舶标准体系部分)。目前,船舶标准体系部分现有标准3620余项,初步满足了船舶设计、建造的需要。同时,国防科工委还组织开展了大量的标准化课题研究,积极组织固化已有技术成果,编制标准规范,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标准的数量和用途来看,现行的船舶标准基本能够满足我国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的设计、建造需求,在海洋平台、LNG船等船舶建造方面也有相应的标准支撑,80%~90%的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标准水平。
三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对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提升国际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船舶工业作为出口外向型产业,国际国内都需要统一标准。我们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在国际标准的编制过程中积极提出既符合我国利益又切实可行的意见,主动承担部分国际标准制修订任务。其中,以我国为主制定的ISO 15401《散货船—船体结构建造质量》、ISO 15402《散货船—船体结构修理质量》等国际标准已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出版,提升了我国船舶工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水平,提高了我国在国际造船界的话语权。
四是标准化工作为加强船舶行业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标准化工作是有效实施船舶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为了使行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依据、有准则、有尺度,2005年,国防科工委发布了《中国造船质量标准》。该标准既是造船行业的技术标准,是贸易各方进行技术谈判的依据,同时也是开展行业管理、规范船舶建造、保证建造质量的依据。2007年,又发布了《船舶生产企业生产条件基本要求及评价方法》。该标准作为船舶企业从事船舶建造的准入标准,已在四部委联合开展的低质量船舶专项治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推动产业升级、保持船舶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三、船舶标准化工作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蓬勃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标准的作用将越来越大。进入船舶工业发展的新阶段,船舶标准化工作也迎来了机遇和挑战。
首先,机遇来自于国家发展船舶工业的战略决策和对标准化工作的高度重视。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加速发展我国船舶工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大做强中国船舶工业指明了战略方向、拓宽了视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推动我国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而标准化作为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技术支撑,各相关部门都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谁拥有标准,谁就拥有市场,谁就拥有话语权。面对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船舶标准化工作者义不容辞,应把握历史机遇。
其次,机遇来自于我国船舶工业的迅猛发展。做大做强中国船舶工业,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在新形势下,船舶工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国家的战略需求,坚持自主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而科技进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需要标准化,转变造船模式、缩短造船周期需要标准化,加强船舶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竞争和船舶建造秩序需要标准化,加强节能减排、建立“和谐造船”和“绿色造船”都需要标准化。这给船舶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需要标准化工作者不懈努力,总结经验,不断开拓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空间。
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标准的变化对我国船舶标准化工作和船舶工业发展的风险和挑战不可低估。国际标准正由以往被动式接受工业标准,转变为今后主动式设定目标型标准,并将通过国际公约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强制性实施。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等国际机构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油船和散货船共同规范》(CSR)、船舶压载舱《防腐涂层性能标准》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对船舶的设计能力、管理水平、工艺条件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国乃至世界的造船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标准化工作者与专业技术人员要相互协作、紧密配合,更好更快地满足国际标准的要求。
四、抓住历史机遇,实现船舶标准化工作的新发展,助推船舶工业做大做强
目前,我国船舶工业进入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做好船舶工业发展中的相关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在船舶工业中的“技术引导、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监督”的作用,为做大做强中国船舶工业奠定基础。
一是各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对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我们要充分认识标准化工作在全面建设世界造船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领导,把标准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技术和产业升级、推进降本增效、建设资源节约型船舶工业等方面充分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要多渠道、多层次投入资金,全面落实标准化战略,加强标准化规划的实施,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支持和推动船舶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共同发展,和谐共赢。
二是要紧跟国际标准化动态,积极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谁掌握并领导着先进技术的标准,谁就能占领市场,谁就拥有话语权。要提高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意识,主动承担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把我们的技术和品牌推出去,让他们去影响世界。要在引进、消化、吸收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过程中,认清我们自己的优势和差距,逐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是要加强重点领域的标准化研究与标准制修订工作。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强高新技术船舶设计建造标准化工作,结合国内的建造经验和创新实践,加强对LNG船、LPG船、VLCC、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重点船型的专用标准体系研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要结合船舶配套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加强国内配套产品的标准化工作。要加强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为海洋钻采平台和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等关键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和建造提供技术支持。要加强节能减排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结合船舶产品和行业自身特点,研究并编制一批“节能减排”标准,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要积极推进船舶行业管理标准化进程,建立一套适合我国船舶行业监管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为正确实施船舶行业管理、规范船舶建造市场提供政策执行的依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标准是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标准化工作是我国船舶工业做大做强的技术保障。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建立标准与科研协调发展的机制,加强标准实施与监督力度,同时还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船舶标准化工作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我国的船舶工业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最后,祝“首届中国国防工业标准化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