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情况

"十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我国船舶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世界造船大国。未来五到十年,国际船舶市场仍将保持兴旺,世界造船产业正加速向我国转移,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壮大船舶工业实力,为船舶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国船舶工业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对船舶工业给予了高度重视。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应树雄心、立壮志,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温家宝总理、黄菊副总理也多次指示要研究提出支持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作为船舶工业的行业管理部门,国防科工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制定和实施行业规划和政策,引导和促进船舶工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十五"船舶工业发展情况

"十五"期间,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产业规模和素质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造船总量增长两倍,手持订单翻了两翻。2005年我国造船产量达到1212万载重吨,比2000年的346万吨增长了两倍以上。特别是近3 年来,年均增速达45%,呈现加速发展态势。2005年年底全国手持船舶订单达到3963万载重吨,比2000年底的939万吨翻了两番。无论是以载重吨计算,还是以修正总吨计算,2005年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都超过了日本。

第二,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国际竞争地位显著提升。2005年我国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以载重吨计达到17%,以修正总吨计已超过20%。从2003 年起,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年底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都已全面超过欧洲造船国家的总和,与日本和韩国的差距大幅缩小,主要客户群已由中小船东转变为世界著名大船东。我国已经进入世界造船业第一方阵,成为国际主流造船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三,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一批适应需求的新船型批量进入市场,船用设备国产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我国自主设计的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已承接订单38艘、好望角型散货船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集装箱船生产已经形成了系列,大型液化天然气船建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已经成为第二大散货船、集装箱船生产国和第三大油船生产国。"十五"期间,6K80、7S80、7K90大功率低速柴油机研制成功并已装船,自主研发的大型锚绞机已批量为VLCC和超大型集装箱船配套。低速柴油机曲轴制造取得突破,目前已获得60多根订单。

第四,造船能力建设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目前我国10万吨级以上船台和船坞有13座,其中,有9座是在"十五"期间建成投产的。这些先进的造船设施为我国船舶工业"十五"期间抓住市场机遇、实现跨越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全国有两家船厂造船产量超过200万载重吨,有一家超过 100万吨。全国前五家船厂造船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达到59%,大大高于"九五"末的30%,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目前,江南长兴,广东龙穴,青岛海西湾造船基地以及南通中远川崎,渤海船舶重工30万吨级船坞建设项目已经启动,这些项目建成以后必将为我国船舶工业"十一五"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五,造船效率大幅提高,经济质量明显改善。"十五"期间,骨干船厂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基本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造船。骨干船厂主要船型的建造周期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2005年有80%以上船舶提前交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05年较2000年提高了50 多个点。2005年全行业实现利润47.5亿元,其中造船企业实现利润24亿元。

"十五"期间,船舶工业在钢材价格大幅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仍然实现了快速、集约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重视和国家政策有力支持的结果,是船舶工业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拼搏奋斗的结果。同时,国际国内造船市场持续兴旺、一批先进造船设施建成投产、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造船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有力地推动了船舶工业"十五"期间的大跨越。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船舶工业与日本、韩国等造船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些行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低、全行业造船模式仍较落后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十一五"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工作,突破行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推动船舶工业再上新台阶。

二、"十一五"船舶工业面临的形势

本世纪头二十年,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工业既有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首先,"十一五"期间船舶市场总体上保持兴旺。据有关专家预测,今后五年世界市场将保持年均6000万载重吨左右的需求量,这个数字虽然较近3年低,但大大高于"九五"期间3900万载重吨的市场需求量,总体上世界市场需求处于高位。另外,随着我国航运业和海洋开发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内船舶市场和海洋工程装备需求旺盛。

其次,世界造船中心正加速向中国转移。在世界造船业继续调整中,欧洲继续萎缩,日本处于守势,韩国已经处于成熟期后期,中国造船业则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由于良好的造船基础、丰富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较强的资金实力,使我国成为承接世界造船中心转移的最有希望的国家。

另外,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持续向好。党中央、国务院对船舶工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应树雄心,立壮志,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作出了壮大船舶工业实力的战略部署。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家实施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以及部分大中城市布局调整,给船舶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了机遇。

在谋求更大发展之时,我们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十一五"期间,我们将会越来越多地在三大主流船舶市场甚至高新技术船舶市场上与日韩争夺订单,直接与日韩展开对抗性竞争。除船舶订单的竞争之外,日韩等发达造船国家已经开始从国际规则等方面牵制中国的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新国际造船协定谈判中,发达造船国家制约中国发展的意图已经很明显,在国际海事组织涂层标准等国际标准和规范领域的斗争,很多都是发展与限制发展的斗争。二是我们自身的综合竞争优势还没有完全形成。我们在船型开发、船舶设计和建造技术上还有差距,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还较低,先进的造船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些因素将会成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制肘。三是一些不确定的外部因素也可能制约我们的发展。国际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都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面对的挑战。

作为发展中的造船国家,我们面临的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选择。如果我们能在船舶设计、船舶配套和生产效率等"瓶颈"问题上取得突破,我们的综合竞争力就会跃上一个大台阶。

三、"十一五"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

按照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我国自主开发、建造的主流船型实现标准化、品牌化,具备自主设计高新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能力,突破大功率船用主机等配套产品产能不足、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的瓶颈,主流船型本土化配套设备装船率达到60%,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25%以上,接近或超过日本,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的格局。到2015年,形成开发建造高新技术船舶的能力,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土生产的船用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80%,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35%以上,接近或超过韩国,成为世界一流的造船大国。到2020年前后,整体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国际前列,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的指导方针是:坚持军民结合,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强化一个体系,提升两个能力,突破三大瓶颈,构筑四大平台。即:强化军民结合型的产业体系,提升武器装备供给能力和军民结合产业发展能力,突破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关键配套发展滞后、科研生产基础设施不足三大瓶颈,构建基础支撑平台、产品研发平台、先进制造平台和信息集成平台。

(二)主要任务

1、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按照"立足科学发展,提升整体水平;着力自主创新,推进重点跨越"的指导方针,以集成创新为核心,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系统开展船舶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的同时,仍然要把船型技术摆到优先发展的位置上,重点推出基于共同结构规范的油船、散货船新船型,在三大主流船型上形成一批世界知名的品牌。争取主流船型的综合竞争力超过日本,油船、集装箱船市场占有率达到世界第二,散货船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突破LNG船、豪华的客滚船等高新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形成自主开发设计能力,在高新技术船舶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发展先进造船能力。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环渤海、长江口和珠江口等区域规划内造船和配套基地的建设,引导其他地区造船企业合理布局和集聚发展。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等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规范船舶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行为,控制规划外建设项目,引导我国造船能力健康、有序发展。

3、深入推进造船模式变革。深入贯彻落实《国防科工委关于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指导意见》精神,在国防科工委推进建立现代造船模式领导小组的领导和专家指导组的指导下,骨干船厂要在"十五"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设计水平,优化生产流程,加强基础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造船技术,不断创新适应先进造船模式的体制机制,争取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工作再上一个大台阶。中小型造船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逐步树立现代造船理念,积极争取批量接单和造船。要建立适合现代造船模式的生产组织体系,学习成功做法,加快提升造船技术、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力争在"十一五"期间能够迎头赶上。

4、切实加快船舶配套业发展。实施《船舶配套业发展振兴计划》,按照"以尽快提高主流船型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为主线,以船舶动力和船舶辅机为重点,以扩大优势产品生产能力和提高关键领域科研能力为方向,解决关键设备和部件的供应瓶颈,提升关键领域科技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的船用配套发展思路,利用国债投入、军工技改等投资渠道,重点依托现有骨干配套企业,形成若干船用设备制造基地;集中改造或新建一批重点生产线,扩大船舶动力和船舶辅机两大类产品的生产能力;组织和整合现有科技力量和资源,重点建设船舶动力研发平台和船用设备研发平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关键领域科技水平,满足造船快速发展的需要。

5、加强行业管理工作。加大"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力度,加快规划内项目的建设进度,尽快形成先进造船能力;着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以技术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施配套振兴计划,从生产能力和科研开发水平两方面,有重点地予以支持,尽快提高本土化船用配套设备装船率;推进全行业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切实提高全行业造船生产效率;以《船舶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船舶生产企业基本生产条件评价要求》等为依据,加强行业监管,提升产业生产水平,为造船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是船舶行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它作为行业中介组织,沟通着政府和企业,在行业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后,在行业管理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沟通信息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支持协会开展服务于企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形成政府与行业中介组织协调配合的行业管理体系。


全球订单十强占四 中国船企直赶日韩

中国船舶制造业赶超日韩的时间或将缩短。近日,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发表的国际船市统计资料显示(以修正总吨计),7月底,在全球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10强中,中国造船企业首次占据了4个席位。据悉,另外6席均为韩国船企,日本船企未能入围。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我国船舶工业赶超日韩的时间表或提前到来。

我国船企手持订单超日本

据悉,7月底,在全球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10强中,中国造船企业首次占据了4个席位,另外6席均为韩国船企,日本船企未能入围。

据克拉克松统计,截至7月底,大连船舶重工手持订单108艘、316.6万修正总吨,居全球第6位;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手持订单79艘、236.3 万修正总吨,居第8位;江南长兴基地手持订单79艘、225.7万修正总吨,居第9位;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手持订单86艘、217.5万修正总吨,居第10位。

“原有目标有些保守,或许中国船舶制造业赶超日韩的步伐会更快。”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上一位权威人士已经向记者表示出乐观的预测。

就在这次大会上,全国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张相木表示,“我国新时期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造船量超过日本,到2020年前赶上韩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造船强国。”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我国油船、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已经超过了日本。与此同时,我国散货船手持订单也超过韩国,占世界市场份额达到28%。

各方角逐全球船舶市场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全球航运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区域)的火爆,使得全球船舶订单大增。

仅就我国而言,上半年包括中国远洋、招商油轮、中国海运等多家航运巨企纷纷抛出动辄上十亿美元的购船大单。从全球来看,购船热潮也是风起云涌。

据了解,近期印度航运拟建造2艘5000TEU新船投入美国航线运营。另外,巴西也将投资8.25亿美元建21艘大型运输船。实际上,近年来印度航运公司计划投资建造31艘新船,除2艘集装箱船外,还有4艘阿夫拉型油轮、2艘苏伊士油轮、2艘LR2型成品油轮、4艘化学品船、2艘海岬型散货船、4艘巴拿马型散货船、6艘灵便型散货船和5艘沿海供应船。目前新船订单累计已落实18艘,从明年将陆续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火爆的船舶市场引来了各方角逐。据了解,除中国、韩国、日本外,越南、印度,欧洲的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南美洲的巴西等国家都在大力发展造船工业。中国船舶制造业在赶超日韩的同进,也受到越南等国追赶。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越南船舶总公司获利约260万美元。虽然这一数据与我国近9亿美元的利润相比微不足道,但其廉价的生产力确有一定竞争力。”

为此,业内专家指出,中国船舶工业必须利用当前船市火爆时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以期在未来获得更多竞争力。

信息来源:中国网

时间:2007-10-18 


全球订单十强占四 中国船企直赶日韩

中国船舶制造业赶超日韩的时间或将缩短。近日,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发表的国际船市统计资料显示(以修正总吨计),7月底,在全球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 10强中,中国造船企业首次占据了4个席位。据悉,另外6席均为韩国船企,日本船企未能入围。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我国船舶工业赶超日韩的时间表或提前到来。

  我国船企手持订单超日本

  据悉,7月底,在全球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10强中,中国造船企业首次占据了4个席位,另外6席均为韩国船企,日本船企未能入围。

  据克拉克松统计,截至7月底,大连船舶重工手持订单108艘、316.6万修正总吨,居全球第6位;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手持订单79艘、 236.3万修正总吨,居第8位;江南长兴基地手持订单79艘、225.7万修正总吨,居第9位;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手持订单86艘、217.5万修正总吨,居第10位。

  “原有目标有些保守,或许中国船舶制造业赶超日韩的步伐会更快。”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上一位权威人士已经向记者表示出乐观的预测。

  就在这次大会上,全国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张相木表示,“我国新时期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造船量超过日本,到2020年前赶上韩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造船强国。”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我国油船、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已经超过了日本。与此同时,我国散货船手持订单也超过韩国,占世界市场份额达到28%。

  各方角逐全球船舶市场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全球航运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区域)的火爆,使得全球船舶订单大增。

  仅就我国而言,上半年包括中国远洋、招商油轮、中国海运等多家航运巨企纷纷抛出动辄上十亿美元的购船大单。从全球来看,购船热潮也是风起云涌。

  据了解,近期印度航运拟建造2艘5000TEU新船投入美国航线运营。另外,巴西也将投资8.25亿美元建21艘大型运输船。实际上,近年来印度航运公司计划投资建造31艘新船,除2艘集装箱船外,还有4艘阿夫拉型油轮、2艘苏伊士油轮、2艘LR2型成品油轮、4艘化学品船、2艘海岬型散货船、 4艘巴拿马型散货船、6艘灵便型散货船和5艘沿海供应船。目前新船订单累计已落实18艘,从明年将陆续交付。

  值得注意的是,火爆的船舶市场引来了各方角逐。据了解,除中国、韩国、日本外,越南、印度,欧洲的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南美洲的巴西等国家都在大力发展造船工业。中国船舶制造业在赶超日韩的同进,也受到越南等国追赶。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越南船舶总公司获利约260万美元。虽然这一数据与我国近9亿美元的利润相比微不足道,但其廉价的生产力确有一定竞争力。” 

  为此,业内专家指出,中国船舶工业必须利用当前船市火爆时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以期在未来获得更多竞争力。

  进入全球十强的中国船企

船企名称 手持订单及吨数 全球排名

大连船舶重工 108艘、316.6万修正总吨 第6位

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 79艘、236.3万修正总吨 第8位

江南长兴基地 79艘、225.7万修正总吨 第9位

沪东中华造船公司 86艘、217.5万修正总吨 第10位


返回